來源:山西日報
內容:
永濟、石樓打包購買環保治理服務
“誰污染,誰付費”會比 “誰污染,誰治理”更有效嗎?
今年以來,一個老話題的重提被大家津津樂道, “各個企業是否都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去做自己并不專業的領域——治污?”在之前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問題, “誰污染,誰治理”已經闡述的明明白白,但現在新的環境治理模式 “誰污染,誰付費”似乎正在改變這一局面。
“第三方企業治污,政府購買環境治理服務”,作為環境治理新模式,將扭轉政府在環保投入上的規劃方向,從耗費大量資金、時間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環境治理 “過程投入”,轉變成性更強的 “環境效果財政支付”,對于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環保投資,以及財政資金投入環保的效果提升等具有積極意義。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 “誰污染環境、誰破壞生態誰付費”原則,并明確 “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014年初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中,國家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胥樹凡表述,近期政府購買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將作為一項很重要的政策措施推行,且為了更好的指導這一工作,環保部 《關于做好政府購買環境公共服務的指導意見》的起草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審批,預計年內發布。在這項政策中,前期的購買服務內容將主要涉及城市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環境監測、技術性的環境規劃編制和土地修復等多個領域。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污染大省,近日永濟市與石樓縣在我省分別與專業環境治理企業——山西省聚力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簽訂 《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內容覆蓋兩地的污水處理、管網鋪設、農村連片整治、河道治理、水源地保護、地下水污染防治、城鎮燃煤鍋爐改造、固廢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城鎮集中供熱、畜禽養殖廢水處理、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等綜合治理項目,該集團將就簽署協議內容,以BOT或BT的形式對兩地上述所屬工程進行投資建造,兩項合作投資金額預計超過四億元人民幣。
永濟市與石樓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綜合考察了省內外包括一大批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環保企業后,終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聚力環保集團作為合作對象,不僅僅是因為該集團是本土企業,在日后的售后服務、環保項目運營等方面具備先天優勢,更重要的是看重該企業具備*的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和非常豐富的治理經驗,資金和技術力量雄厚,具備承攬本縣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先決條件,通過集體決策終確定的合作對象和合作項目。
兩份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合作協議的簽訂,是兩地政府積極響應中央及省市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號召,積極發揮政府在環境治理等工作中的引導作用,一方面將原先的 “對環境治理過程投入”轉變為 “對環境治理結果投入”,避免了原先環境治理方法中的漏洞和不足,用句大白話講就是 “不是所有工程政府都會埋單,有了成效政府才會付款”,這樣將大大提高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率,對切實有效進行環境治理工作的促進作用將不可估量。另一方面此系列工程的開啟,兩地政府充分利用財政杠桿作用,調動社會資金進行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如果用一個量化的數字體現,預計本次與聚力環保集團的合作,在資金調動方面將達到接近1:2的比例,即政府僅用1塊錢調動社會資金2塊錢做成了3塊錢的事。這樣極為有利的解決了兩地政府財政資金吃緊,和相對滯后的環境污染治理工程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矛盾。而且這也是兩地政府切實走 “群眾路線”,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實踐,努力為當地的百姓能夠盡快享受到青山綠水怡人環境和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紅利而竭盡所能做的一件實事,希望能夠不辜負五十余萬兩地百姓的期望。
該協議簽訂后,山西省聚力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將對兩地上述項目提供從環保技術服務、綜合項目設計、綜合工程施工、環保運營服務、后期技術改進等一系列一條龍服務。山西省聚力環保集團董事長周凌云表示,聚力環保作為本土成長起來的省內規模大的環境綜合治理產業集團,在自己成長的同時,更應該對自己省內的治污工作 “當仁不讓”,自己家門口的事情如果都做不好甚至不去做,何談服務大眾。聚力環保將利用自己在水、氣、固廢治理及生態恢復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農村連片整治等項目上已有的豐富項目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環境工程管理技術,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項工作,切切實實的投入資金和精力為永濟市和石樓縣的環境治理工作服務,更好服務三晉兒女,也為聚力環保初的目標而不斷努力,凝心聚力,染綠三晉。
此次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合作,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我省環境治理方式由過去 “誰污染,誰治理”的污染企業負責制,以及政府對環保項目偏重過程投資,轉變為政府主導,第三方環保企業科學治理,針對治理成果政府付費的新模式在山西省內的成功 “落地”及實踐的開始。另一方面也為政府如何更為有效的調動社會資本進入環境治理工程和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進行投資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