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廣播網
內容: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環保部新發布的季度全國74城市空氣質量報告中,污染較重的*個城市有5個位于河北,天津和北京也不樂觀,分列16和17位。
去年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指出: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區域內城市連片發展,受大氣環流及大氣化學的雙重作用,城市間大氣污染相互影響明顯,相鄰城市間污染傳輸影響極為突出。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京津冀等區域,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濃度受外來源的貢獻率達30%至40%,氮氧化物為12%至20%,可吸入顆粒物為16%至26%;區域內城市大氣污染變化過程呈現明顯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氣一般在一天內先后出現。
大氣污染防治,不可能獨善其身。記者近日隨同全國人大中華環保世紀行前往北京、河北等地采訪,各地都深切地感受到,大氣污染防治,必須協同作戰。
100多公里的距離,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記者隨同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從北京來到河北保定,迎接我們的是炙熱的陽光和湛藍的天空。這樣的好天氣,在保定實在少見。
“實際上我們保定天這么好的時候不多,今天環保行(來),也挺給我們爭氣……”保定市市長馬譽峰的話是玩笑,也是事實。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4月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中,保定在較差的十個城市中榜上有名,而保定,在地理上被稱為“北京的南大門”。
馬譽峰:保定和北京接壤182公里,保定的環境問題關系到首都環境質量的問題。
除了保定,河北省還有4個城市也位列十個空氣較差城市。
河北省政府秘書長楊國占:河北歷史形成的產業結構偏重,其中粗鋼產量超過全國總量的1/4,能源消費量居*2位,環境治理壓力大,特別是以煤煙型、顆粒物為特征的大氣污染較重,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居全國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二位。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4月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報告新增設了區域空氣質量狀況報告,結果顯示,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平均達標比例為50.6%,低于全國平均12.9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對于京津冀來說,如何下好聯防聯控這盤棋尤為緊迫和重要。關于聯防聯控如何突破行政壁壘,各方都有共識,就是必須建立一個國家層面的領導和協調機制。但要打破經濟藩籬,就沒那么簡單了。
奧運會期間北京的好天氣讓人無比懷念,當時經國務院批準,環保部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6省(區、市)以及各協辦城市建立了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監管。這是我國早實行的聯防聯控,也成為日后的一個*。
然而一時的行政命令并不能成為長久的發展之道。
河北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那會兒特殊的情況,當時河北那么多企業關掉,對經濟還是影響很大的。通過那個看,污染物的減少,后北京的天氣達標了,那是一個驗證,但是下一步必須得長效地治理。
周邊的空氣污染對北京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莊志東告訴記者:
莊志東:周邊對北京的傳輸一年平均25%左右,如果重污染天氣情況下,可能會更高。
當然,北京的空氣污染也會影響到周邊城市。空氣,用它的流動來平衡各地的差異,而經濟上的差異,該如何平衡?
莊志東:全國來說幾大區域,京津冀是難干的,因為京津冀周邊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
2012年,北京煤炭消耗總量為2330萬噸,而河北每年的煤炭消耗量高達兩億噸。一個是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代的經濟較發達城市,一個是擁有62個貧困縣、近800萬貧困人口,仍在依靠重化工業發展的省份,如何讓他們實現攜手聯動?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如果我們要求河北跟北京一樣的標準,河北省經濟所受的影響可能是顛覆性的。所以聯防聯控不應該是簡單的行政命令的方法,而是理解、合作,信息和資源共享。
對于這一點,北京、河北有共識。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我們也要把一些很好的產業布到河北去,不像過去經濟單純追求地方GDP,好的東西都要留在自己這兒,比如這次第二整體的規劃、建設,是跟河北統籌考慮。
河北省政府秘書長楊國占:河北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在落實,如果進一步控制產能,成本會很高,希望國家有關部委在新興產業、重大產業的布局上給予河北傾斜。
除此之外,楊國占還提到了經濟補償問題。
楊國占:考慮到區域聯防聯控,我們希望能用市場化的辦法平衡各方的利益關系。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也認為,沒有利益機制的保障,聯防聯控很難持久:
潘家華:地區聯防聯控是有必要的,但是必須要有利益機制的保障,否則是不可持續的,效果不會理想的。
事實上,從今年3月以來,北京市先后與天津、河北簽署區域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其中促進空氣質量改善、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便是重要內容之一。聯手,也許一時來看,各方都會有經濟上的損失和讓步,但是長久來看,換回的卻是金錢也買不來的藍天白云和清新空氣。(記者侯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