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隨著環保工作不斷深入,工業企業對于節能環保設備的投入將會顯著拉動脫硫、脫硝、除塵及水污染處理設備等的需求,這對環保企業是一個機遇。
當前,環保風暴越演越烈,脫硫罰單、水污染治理等都是對環保產業的利好,環保產業的春天即將來臨。
今年年初的全國上,在作工作報告時,承諾將在今年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近日來全國各地水污染處理投資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分析稱,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投入2萬億元,在水污染事件推動、政策利好支持影響因素下,從事水污染處理相關公司有望持續受益。
不僅如此,脫硫罰單一紙下來,不僅給存在問題的企業“當頭一棒”,對于另外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業來說,也是一次警告。
據了解,環保部發布公告,對2013年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的19家企業予以處罰。19家企業的罰脫硫電價款或追繳排污費合計4.1億元。
“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不得不讓他們進行技術的革新進步,提升他們的標準。”全國綠色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沈新榕主任對記者表示。
我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創造了機會。
“環保部處罰了對脫硫存在現象的企業,而且也在不斷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顯然是要將的一系列環保措施落到實處。隨著環保工作不斷深入,工業企業對于節能環保設備的投入將會顯著拉動脫硫、脫硝、除塵及水污染處理設備等的需求,這對環保企業是一個機遇。”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環保行業研究員王健軍對記者表示。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規模以上環境保護設備制造企業1109家,其中虧損企業99家,虧損面為9%,規模以上企業共計實現銷售收入2099億元,同比增長19.58%,共計實現利潤總額150億元,同比增長率22%,行業毛利率為16.8%;2013年中國規模以上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制造企業180家工,其中虧損企業4家,虧損面為5%。規模以上企業共計實現銷售收入161億元,同比增長12.6%,共計實現利潤總額14.5億元,同比增長率15.7%,行業毛利率為28.6%。
從數據可以看出,環保企業有虧損,但是總體成績喜人。
而且,據沈新榕向記者介紹,現在環保企業流行BOT形式,即建設—經營—轉讓。排污企業若達不了標,環保企業就會介入幫助其建立各種系統包括脫硫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建好以后,收取一定的費用并幫助其運行若干年,然后將項目移交給企業來投資運營。
不過,現在的環保企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據了解,環保公司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不熟悉工業企業生產流程,提出的環保方案往往與生產實際脫節,或是環保方案實際操作起來難度極大。這是環保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環保公司需要深入現場調研,充分掌握生產一線的資料,協助工業企業做好污染物減量化工作,這樣才能做出好的環保方案。
“還存在另外幾個問題,首先,與巨大的環保治理任務比,我國環保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效應,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也是因為規模小,缺乏市場競爭力是我國環保產業面臨的大問題。其次,技術開發能力弱,產品技術含量低,關鍵技術和設備國產化水平低。資金投入不足和投融資機制不健全是困擾環保企業的資金難題。”王健軍對記者說。
“目前一部分企業對于環保(水處理)的態度仍然不是很積極,對于環保的投入還認為是多余的,所做的改善也主要是應付的監管,流于表面工程。比如水處理設備,目標不是長期穩定的獲得達標排放,而是在檢查的時候開機,檢查結束就關機。這樣對于我們這種技術較為先進,效果較好而投資偏高的產品,這對我們來說就不是一件好事。希望能夠進一步改進監管的方式和效果,讓企業真正把環保做好。”創源科瑞環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執行官Willem Vriesendorp記者表示。
而且,他表示,國內市場對于外資(合資)的企業仍然有一些門檻。希望在稅收優惠,資格認證(比如高新技術企業,BOT資質,ISO認證等)方面加快辦事的效率。
那么,對于環保企業自身來說,又需要做哪些調整來不斷適應市場發展需求?
“需要通過一些信息化的手段建立溝通平臺。理想的狀態是環保部門能夠組織技術方與需求方進行實際的了解溝通。”沈新榕對記者說。
在王健軍看來,環保企業要做好技術營銷和企業推廣工作。環保企業需要創意設計,需要技術的創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環保企業需要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我們會首先優化設計,努力降低設備成本,降低能耗,以滿足市場上更多客戶的需求;其次,加大對高難度廢水處理的針對性研究,包括出水的效果、剩余物的處理、有用物質的回收等等;然后就是多關注的政策導向,并積極與相關部門或產業相關團體進行溝通,在需要的領域多下功夫。”Willem Vriesendorp對記者表示